管仲中国股票配资网平台,作为我国历史上最为杰出的军事家与政治家之一,其才智与手段常常让人怀疑他是不是穿越而来的。他不仅是古代经济学的奠基者,还以一种几乎不合常理的方式,将自己的影响力扩展到整个国家,堪称当时的“超人”。如果要总结管仲的“牛逼”之处,可以说他有着“灭国不出兵,杀人不动刀”的绝技。
管仲的成就,最早是在齐国任宰相时展现的。齐桓公对他寄予厚望,刚上任时便大手一挥,送给他三座城池,并且授予他宰相之职,甚至直接称他为“父亲”。管仲的出身是农民,经历了从贫困到权力顶端的巨大反转,财富与地位的飞跃让他的人生彻底改变。试想,作为一个从农民出身的宰相,哪怕是企业老板喊你一声“爹”,也足以让人感受到巨大的冲击力,这就是管仲的非凡际遇。
展开剩余83%此时的管仲,心中唯一的目标就是助齐桓公完成强国梦想,他所追求的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财富,而是属于历史的名誉与成就。管仲上任后的首个改革动作便是对齐国的政治体制进行了深刻的调整。在此之前,齐国沿袭的是周朝的分封制,周王将土地分给各个诸侯,诸侯负责自己领地的管理,军队也由诸侯自行招募。国家遇到外敌时,周王只需一声令下,各路诸侯便会派兵出征,同时,各个诸侯也要按时进贡土特产。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们逐渐强大,他们建立了自己的军队,拥有了相对独立的经济实力,也逐渐不再听从周王的号令。齐国也不例外,卿大夫们凭借其封地的控制权,逐渐掌握了过多的权力。与周朝的分封制不同,管仲推行了一种类似于秦朝郡县制的体制改革,他不仅收回了地方官员的任免权,还对土地进行了全新的划分。他将齐国分为五个大属,相当于今天的省级单位,每个属下设十个县,每个县又分为多个乡、卒、邑等,细致到了家庭级别,直接实现了国家对地方的全面管理。
这个改革对当地的卿大夫们并没有产生实质性冲击,因为他们的封地面积和收入并没有发生变化,管仲并没有通过增加税收来加重他们的负担。更重要的是,这些卿大夫并未完全理解这些变化的深远影响,他们误以为国家承担了官员的任免,自己反而少了很多麻烦,政务开支也减轻了。可以说,管仲的改革是“润物细无声”,他巧妙地避开了卿大夫的根本利益,使得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新的制度。
接下来的改革则聚焦于齐国的军队和经济。管仲决定将军队收归国有,解除卿大夫对军队的控制,以加强齐桓公的指挥能力。卿大夫们曾在战争中自行招兵买马,但由于各自的私利,许多人并不愿意全力投入战斗,管仲的这一举措大大提高了国家的军事效率。
在经济方面,管仲发现齐国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特别是盐和鱼。齐国的盐并不是来源于海洋,而是通过天然卤水的提取,这种卤水含盐量极高,提炼成本低廉,产品品质优秀,深受各国青睐。管仲看到了这个商机,提出将盐业国有化,由国家统一收购并管理。这一决定,不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还让盐的价格保持在低廉水平,民众购买盐时几乎没有负担。
为了进一步增加国家的收入,管仲提出将矿产资源国有化,所有齐国土地下的矿产归国家所有。此外,他还通过收回金属的专卖权,对普通民众的日常用具,如铁锅、锄头、刀具等进行征税。可以说,管仲通过这种方式,把国家的财政收入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齐国因此成为了当时最富有的国家之一。
周天子看到齐国的富庶,也开始眼红,并主动邀请齐桓公带着管仲前来访问。齐桓公很高兴接受了邀请,前往周国。刚一见面,周天子便极尽恭敬,表示齐国在管仲的治理下,已经成为了天下最富有的国家。周天子认为管仲的智慧不可多得,便请求管仲为周国指点迷津。管仲调查后发现,周国并没有显著的特产,仅有大量的芦苇。管仲灵机一动,提出将这些芦苇变成商品,利用祭天的机会大赚一笔。
他建议周天子举办祭天大典,并允许其他诸侯参与,藉此机会卖出芦苇。诸侯们纷纷争相购买,芦苇的价格在几天内飙升。通过这一“经济手段”,周天子不仅赚得盆满钵满,甚至赚到了相当于周国七年财政收入的财富。
齐桓公在管仲的帮助下,财富和军事力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他决心扩张领土,目标锁定了鲁国。可意外的是,齐桓公却败给了鲁庄公。这时,管仲提出通过提升齐桓公的形象来扭转局势。他建议齐桓公穿上鲁国的丝织品“鲁缟”,以此显示尊贵。齐桓公照做后,不仅自己得意,朝中的大臣也纷纷效仿,鲁缟在齐国迅速成为流行趋势。管仲趁机加大鲁缟的贸易,通过这一策略进一步削弱鲁国的经济。
管仲的这系列“经济制裁”,不仅让齐国迅速富强,也让周围的小国和大国对其感到恐惧。管仲的精妙手段,无需动用一兵一卒,就能以经济为武器,击败一个又一个敌人。然而,尽管管仲为齐国立下赫赫战功,但他去世后,齐桓公在两年内也去世,齐国的霸业也随之烟消云散。管仲的智慧虽令人惊叹,但也证明了“人心难测”,即便是最强大的国家,也无法永远保持辉煌。
发布于:天津市点搭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